第(2/3)页 “至于以后,只能寄希望于上帝的恩赐了。” 林思涵顿时理解了霍夫曼的叹息。 病人的意思很明确——我就认定你了,不去找别的医生,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。 这是医生们最喜欢的病人。 性命交托啊,最高等级的信任。 同时也是医生们最大的负担。 所以霍夫曼要尽力帮她,同时又压力山大,不堪重负。 病人无条件地信任你,最后死在你手上——有些医生的抑郁就这么来的。 想了想,林思涵安慰霍夫曼:“霍夫曼先生,也许无需上帝的恩赐,我老师王磊正在研发下一代支架,预期性能将更为卓越。” 再卓越也是支架,也要依附在病人的血管上,让血管不堪重负,难道还能自动生成新血管,替换病人破败不堪的旧血管? 哎怎么连这种荒谬的想法都冒出来了,我真是为病人操心太多,变得爱胡思乱想。 霍夫曼在心中自嘲地摇了摇头,完全基于礼节地答道:“那太好了,王医生真是天才,非常期待他的杰作。” 与霍夫曼约定了检视病人的时间,又回答了其他医生的几个问题,苏新月的首次讲座圆满结束。 送走客人,乔治跑过来催促道:“林,你们的《z国循环杂志》已经发完了,赶紧发运一批过来。” “什么,这次我们一共准备了8000本啊,怎么会这么快……哦这很正常。” 现今绝大部分学术活动都是医药商人赞助的,除了赞助商派来的小姐姐们,基本上摆在外面的东西都可以随便拿,不要钱,人家只怕医生们不肯拿。 有的时候,小姐姐们…… 所以医生们已经被养成了随手乱拿的习惯,看到合意的杂志后,理直气壮地一拿就是n本,说是要带回医院给同事看。 林思涵办了几次讲座,一半没了。 苏新月这次讲座,由于几大支架公司的努力,足足来了2000多人,美奥最大的会议室都坐不下,剩下的杂志被一抢而空很正常。 迷茫地看了眼空空如也的书箱,林思涵对苏新月感叹道:“六万就这样没了,心疼不?” 第(2/3)页